攻击行为

2015-03-26 15:35:34来源:中原健康网
字号  

  一名十三岁男孩因与同学斗殴被带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科。学校说该生在课间时,无明显诱因抓住一名同学的上衣,反复强调那伙人想揍自己,自己不过是为了自卫,“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该生显得焦虑不安,警觉性高,具有挑衅性。但他不能提供完整的事情经过,经常转变话题,内容毫不相关,没几分钟就说一句“妈妈是否已经来医院了”。情绪变得喜怒无常,一会儿发脾气,一会儿突然哭泣,经过多次疏导才能安静下来。

  患者母亲介绍说,患儿一直接受每月一次的精神科门诊治疗。然而,在两周前,他变得更加烦躁和“多动”,特别是到了新学校的新班时症状更加明显。患者母亲说患儿5岁时开始出现冲动行为,课堂上经常离开座位,在教室踱步,课上经常与其他同学说话,很难及时完成学校的作业,在家里需要不断的提醒或日常生活的督促。十岁时曾住院治疗,当时表现活动过多、不睡觉、半夜起床,在父母入睡后未经允许离家出走。三年级开始因其破坏行为和不良的学习成绩,开始进入特殊教育班。

  与患儿接触时,患儿显得焦虑、烦躁不安、语速快,话题一会从这转移到那儿,相互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情绪不稳定,经常发怒,易激惹。称老师和同学总是挑剔自己,因为自己与众不同,声称“他们知道我比任何人都强而且聪明,总想把我压下去。”当医生进一步询问时,患者哭了,否认有自杀及杀人的想法。

  该患儿在精神科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双相情感障碍”共病。

  通过此病例,让我联想到今年过年回老家,耳边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把孩子放老家,让奶奶带着,你们好安心上班。”不管是年长的奶奶,还是年轻的妈妈,都有这种想法。我想说,挣钱养家固然是头等大事,可孩子的教育也同样重要,而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应该从小开始。从小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小的时候或内向或暴躁,等到孩子青春期爆发出来,或者表现为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爷爷奶奶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生活,但不会与孩子有更多心灵上的关爱和交流,这就让孩子心理上情感上非常匮乏,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无论多忙,都要从小关注孩子的成长。如果父母都不在身边,根本关注不到,慢慢就发展的越来越严重。

  所以,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让我们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祥和、文明的家庭氛围。


守护精神家园,呵护心理健康,以上内容由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郑州市精神卫生中心)推荐。

责任编辑:王婉婷


医学汇二维码
医学汇
中原名医推荐二维码
中原名医推荐

tags标签:攻击   行为

上一篇:发作性睡病
下一篇:教你如何经营婆媳关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