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芬

2015-06-15 15:48:40来源:中原健康网
字号  

张芬:个性化服务暖人心

  服务明星档案

  科室:康复医学科

  姓名:张芬

  职称:主管护士

  工号:1238

  服务宣言:微笑暖人心,真情待病人

  我眼中的优质服务:针对患者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

  从2012年郑医康复中心成立到现在,我们一直摸索我们科室的患者需要怎样的优质服务。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康复科患者需要的优质服务不同与一般临床科室的患者需要。他们大多有身体功能障碍,例如翻身、扣背、处理大小便等生活服务内容是必须的,在我们科室不足挂齿。通过观察,我发现,康复科患者需要的优质服务是个性化的,我们需要根据患者当时的身体、家庭、心理情况,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他提供最需要的服务,例如交流沟通、心理疏导、亲情温暖等。我认为优质服务就是让患者感到最舒心的服务,是患者最需要的服务。

张芬:个性化服务暖人心

张芬:个性化服务暖人心

  与患者的故事:抚慰一个从天上跌落谷底的患者及家庭

  郑先生原来是一家知名房地产公司的副总,主抓人事和绩效管理,年轻有为,外形帅气。父母都是公务员,妻子貌美如花,一家人有空就去国外旅游,这原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因为一次意外,郑先生脑部大面积出血,这一切都改变了。

  郑先生开始昏迷、瘫痪,需要长期康复治疗。他父母辞去工作,全身心照顾儿子。虽然,郑先生在逐步恢复,开始苏醒,会说话,开始会走路,但无论智力、记忆力,还是平衡力和耐力都无法与从前相比,他的康复之路漫长而艰巨,所需要分费用也像一座大山压住这个家庭。

  郑先生的父母起初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以前的儿子是高级金领,潇洒帅气,现在的儿子近似痴呆,又行动不便,还有经济上的负担。他们整天长吁短叹,也开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没变的是,全身身心陪伴儿子做各种康复训练,跟着儿子长期住病房。

  张芬护士长看在眼里,心中默默思忖如何为他们服务。先是为他们安排比较安静的病房。另外组织自己的科室同事,把家里不需要的衣服带过来,见到郑先生的父母,就委婉说:“叔叔阿姨,你看这些衣服你们能穿不,快来试试……”给他们帮助,又考虑不能伤他们自尊心。

  对于郑先生的康复,张芬发现,他在高级认知方面还有很大的缺憾,例如今天说的话明天就忘记了,这也是她和医师都觉得遗憾的地方,所以她每天都有意地和他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张芬发现郑先生特别喜欢聊管理方面的问题,一聊起来就滔滔不绝,这是他引以为豪的东西。于是张芬在管理上有什么问题,就会去请教他;聊天时也会刻意地转向这个这话题,以便于锻炼和恢复他的意识,也增加郑先生的自信心。

  张芬主动和康复医师沟通,他们一直认为应该为郑先生制定额外的康复训练内容。所以,为郑先生每天多布置一些锻炼高级认知的作业,着重锻炼恢复他的智力、交流、打字等,希望郑先生能用最短的时间回归社会和工作。

  在治疗过程中,郑先生妻子提出离婚,这对他打击很大。那段时间,他情绪低落,也没积极性去训练。张芬见状,就组织科室护士,在郑先生去康复大厅训练的时间,为他装点和布置了病房,装饰一些气球和温馨的花朵,并每人在卡片上写一些祝福的话语。当郑先生推开门回到病房时,护士们齐声为他唱生日快乐歌,他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泪珠挂在脸上,他父母也一遍抹泪一遍说“谢谢”。

张芬:个性化服务暖人心

张芬:个性化服务暖人心

  患者家属评价:细心关注患者每个微小变化

  51岁的赵先生因为车祸变成植物人已经有两年多。他从起初的完全昏迷、所有感知丧失,到现在的听力、意识、感知略有恢复,赵先生的家属认为这与张芬护士长的关心分不开。

  赵先生的家属介绍,张芬护士长非常细心,每天查房都特别仔细。因为赵先生无法正常进食,只能靠胃管维持营养。张芬护士长,每天会观察赵先生鼻孔(胃管从鼻孔插入),有没有发红,有没有炎症等。也会检查赵先生全身的皮肤有没有压疮。“哪怕他身上有一个小红点,哪怕是蚊子咬的,护士长也会详细询问、提醒,赶快处理”家属如是说。

  康复科的患者大多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属或护工贴身照顾,张芬为了家属能更好地护理患者,会在百忙的工作中抽时间组织家属和护工进行培训,为他们灌输专业护理知识。“通过护士长组织的学习,护士长手把手教我如何护理我家老伴,我现在已经接近护理专业水平了……”家属风趣地说。



医学汇二维码
医学汇
中原名医推荐二维码
中原名医推荐

tags标签:郑州人民医院

上一篇:王艳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