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五十问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五十问
1.武汉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答: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非常普通的一类病毒的统称,来自武汉的2019-nCoV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进行管理;同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
2.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现有证据显示: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没有安全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脏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接触到可疑的被污染的动物。
3.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
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4.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答: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
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并不是抵抗力强的人群感染的风险会更低。同样的接触机会,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几率更大。
5.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什么流行病学特点?
答:早期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已经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在武汉市已明显存在社区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已具备致死性,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人口流动会加速传播,增加防控难度。
6.如果感觉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应怎么办?
答: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怀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7.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答:(1)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
(2)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3)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要用手直接遮挡,要用肘部或纸巾遮掩;
(4)正确、及时洗手;
(5)合理膳食、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8.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答: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9.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
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 10 天左右,短的在 1天,长的 14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10.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答:(1)家庭内应配备必要的消毒剂和个人防护用品,家庭成员和实施医学观察的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尽量减少接触。
(2)医学观察对象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家庭内保持通风。其使用后的卫生间做好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3)医学观察对象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时要戴好口罩,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
(4)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体温,做好记录。
11.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应该怎么办?
答: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12.冠状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答: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13.目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无特效药物和疫苗?
答: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暂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针对新疾病,并无可用疫苗。开发新疫苗可能需要若干年时间。
14.临床解除隔离和出院的标准是什么?
答:出院指标第一是病情稳定,发烧情况好转。第二是肺部影像学明显好转,没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呼吸平稳,意识清楚,交流正常,饮食正常,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15.医务人员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的控制?
答: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医疗操作可能传播风险,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病室管理、环境消毒和废弃物管理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医院感染发生。
预检分诊处:穿工作服、工作帽,戴医用外科口罩等。
门诊、急诊、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日常接诊和查房时,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等;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乳胶手套;气管插管、气道护理和吸痰等可能发生气溶胶或喷溅操作时,戴N95口罩、面屏、乳胶手套,穿防渗透隔离衣,必要时穿防护服和佩戴呼吸头罩。对隔离收治的患者,应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如确需探视,按有关规定指导探视人员进行个人防护。
16.室内空气、地板如何消毒?
答:(1)酒精: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消毒皮肤可使用75%医用酒精。
(2)天然紫外线:天然紫外线就是太阳光,杀菌效果可是不容忽视。适用于空气、衣物、毛绒玩具、被褥等。
(3)空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常通风换气是必要的,尤其在秋冬天气,别因为寒冷而忽视了通风。
(4)漂白粉:漂白粉能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导致死亡,是非常有效的消毒杀菌法。在桌椅、床、地板、墙面等使用1-3%漂白水(漂白粉加清水),用抹布擦拭即可达到消毒目的。(5)消毒液:消毒液包含氯能有效消毒杀菌,按照说明直接稀释之后装在塑料壶即可进行消毒杀菌,但需要注意避开食物和餐具。适用于桌、椅、床、墙面、地板等。
17.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答:(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18.冠状病毒体积很小,戴口罩能挡住吗?
答:常见的呼吸道病毒的传播方式,包括近距离的密切接触,和远距离的飞沫传播。合理佩戴口罩,可有效挡住飞沫,阻断病毒直接进入人体内。
不一定非要戴 KN95 或 N95 口罩,一般的外科口罩也可阻挡粘在飞沫上的病毒进入呼吸道。
19.口罩怎么选择呢?
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医用防护口罩。护理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0.你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口罩吗?
答: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颜色深的一面朝外,颜色浅的一面正对脸部。
(2)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在口罩的上方。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21.口罩是不是一直戴都有效?
答: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一定要定期更换,最好每2至4小时更换一次。
22.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答:(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佩戴前应向专业医师咨询,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
(2)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身体状况各异,如心肺疾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这些人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儿童防护口罩
23.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后的医疗口罩如何处理?
答:对于疑似患者,应在就诊或接受调查处置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交给相应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对于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的民众,或接触过此类人群的民众,推荐将口罩先丢至垃圾桶,再使用消毒液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如无消毒液,也可使用密封袋/保鲜袋,将口罩密封后丢入垃圾桶;对于普通民众,因风险较低,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入垃圾桶。在脱去口罩时,手不要触碰口罩的外面 。在处理完口罩后,记得洗手,保持手卫生。
24.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答:手部接触所涉及的传播途径包括经水/食物传播、血液/血制品传播、空气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等等。研究表明,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25.你掌握了正确洗手的方法吗?
答:第一步,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掌心对手背,两手交叉揉搓(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揉搓(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第四步,十指弯曲紧扣,转动揉搓(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替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只手掌心旋转摩擦,交换进行;
第七步,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流水清洁。
26.家中有人出现肺炎症状,应如何照料?
答:将病人与家中其他人隔离开来,至少保持1m距离;照料病人时应用口罩遮掩住嘴和鼻子,口罩使用后应无害化处理;与病人接触后应用肥皂等彻底洗净双手,病人居住空间应保持空气流通。
27.家庭成员出现可疑症状时怎么办?
答:(1)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2)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3)就诊时应主动告诉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4)患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与无症状的其他成员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5)若家庭中有人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其他家庭成员如果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6)对有症状的家庭成员经常接触的地方和物品进行消毒。
28. 如何做到卫生安全饮食?
答: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29.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体育锻炼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遵循四条原则 :做好防护、全面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做好防护,出门带口罩,尽量不到人多的地方去,回家先洗手,减少病毒携带回家的机会;
全面锻炼,一是指尽可能使全身得到锻炼,包括肌肉耐力锻炼、关节柔韧性。二是指尽可能拓宽练习项目和形式,以求发展各类身体素质。循序渐进,既指运动强度应由小到大,在身体逐步适应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又指学习动作、掌握技术要从易到难。持之以恒,是指形成习惯,常练不懈,直到终生。
30.你知道抽烟、喝酒是怎么降低人体免疫力的吗?
答:吸烟的时候,会导致人体血液中尼古丁含量增高,容易引起血管痉挛,导致局部器官短暂性的缺氧,尤其是呼吸道和内脏器官的氧气含量减少,容易导致人体抗病能力的减弱,酒精亦如此。提倡戒烟限酒。
3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是什么?
答:隔离:轻症居家隔离或医院隔离;标准预防措施;空气传播预防措施;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房间通风换气;
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液,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32.勤洗手对冠状病毒有用吗?
答:勤洗手,是预防冠状病毒感染的明确措施之一。使用肥皂和清水,或含有酒精成分的消毒剂洗手,能有效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微生物,而流水冲洗掉肥皂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基于此,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 CDC 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33.旅途在外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答: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75% 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34.在农贸市场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答:(1)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
(2)佩带口罩;
(3)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4)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
35.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答:(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保持清洁,勤开窗通风,一次在30分钟左右。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外出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9)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我感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10)准备常用物资。家庭备用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
36.在影剧院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答: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必须去应戴口罩;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肘部将口鼻完全遮住,防止病毒传播。
37.在公交车、地铁、轮船和飞机等公共交通设施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答:公交车、地铁、轮船和飞机等地方都是人流密集,要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肘部将口鼻完全遮住,离开公共交通工具后要及时洗手。
38.在办公场所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答: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不要随地吐痰,可以先吐在纸张上,在方便时再把它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垃圾箱内,防止病菌传播;保持个人卫生,要勤洗手;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当身体出现不适时,主动居家自我隔离。
39.在学校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答:(1) 保持学校良好环境卫生,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 学校洗手间应备好肥皂或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洗手液,并有提示语提示同学及时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或肘部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病的同学需在家静养,如需外出时要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学生的生活起居要做到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学校教室、学生宿舍、饭堂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不少于2小时,自然通风不良的,机械加强通风,寄宿学校学生要勤晾晒被褥、勤洗手、勤换衣、不合用手帕等。
(6)学校如果有流感样病例出现时,要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回家隔离静养、治疗,学校组织校内环境消毒。对部分重点场所、公用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物体表面消毒为主(含氯消毒液如1:49漂白水、二氧化氯液抹洗),空气消毒为辅(必要时过氧乙酸、乳酸、醋酸喷雾、熏蒸)。
(7)有流感样病例出现时,学校要实行每天晨检制度,测量体温,发现体温≥37.3℃的流感样病人应劝其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学校内因病缺勤/缺课短期内异常增加时,应在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的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8)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在发现学校有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时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校医室医务人员做好流感样病例的登记和管理,按照流感样病例登记表填写好相关信息。并协助疾控机构医生做好采样工作和处理工作。
40.在医院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答:(1)去医院看病、探望病人时,尤其是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呼吸科就诊时应戴上口罩;
(2)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
(4)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5)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
(6)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41.医务人员个人如何防护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答:(1)医疗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
(2)在接触所有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3)医务人员进入或者离开发热门(急)疹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具。
42.你理解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高风险人群吗?
答:由于医务工作者与患者的接触多于一般人与患者的接触,他们属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高风险人群。WHO建议医务工作者坚持采取适当感染防控措施。
43.怎么看待发热门诊的医生、护士穿防护服接诊病人吗?
答:(1)医务人员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医护人员做好个人的防护,才能更好地救助广大患者。
(2)为确保医务人员健康,应加强各类医院的防控措施,严格控制医院感染,强化医务人员防护,关心关爱医护人员,加强对医务人员健康的日常监测,才能有效对疑似病例及时进行检测和救治。
44.在生鲜市场里工作,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答:(1)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勤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2)每天至少对设备和工作区域进行一次消毒;
(3)在处理动物和生鲜动物产品时,穿好防护服、戴手套和面部防护;
(4)下班后脱去防护服,每天清洗并将其留在工作区域;
(5)避免家庭成员接触未清洗的工作服和鞋。
45.到生鲜市场采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答:(1)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2)避免触摸眼、鼻、口;
(3)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病变的肉接触;
(4)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46.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更加重视洗手?
答: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在照护病人时;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吃饭前;上厕所后;手脏时;接触过动物之后等要清洗双手。
47.天气寒冷,家庭还需要通风吗?
答:天气寒冷时,家里门窗长时间关闭,加之人员的活动、烹饪等行为,均会导致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逐渐增高,因此,应适当开窗通风换气。
目前,国内外对通风换气没有明文的规定,因此建议通风换气宜根据室内、室外环境情况而定。户外空气质量较好时:早中晚均可通风,每次时间在15-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48.医用酒精倒在棉片上擦手、手机等能减少病毒感染风险吗?
答: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冠状病毒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因此酒精擦拭手部、手机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49.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洗手和消毒?
答:(1)接触病人前: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2)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50.喝板蓝根和熏醋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答:不可以,板蓝根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对冠状病毒是无效的;熏醋所含醋酸本身浓度很低,达不到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