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还是噱头?听音乐真能治病吗?
音乐能让人心情舒畅,音乐能缓解疲劳……
什么?音乐还能治病,真的?假的?
从对牛弹琴到音乐疗法
成语“对牛弹琴”出自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鲁国著名音乐家公明仪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他的音乐之后往往如醉如痴。一次,他去城外春游,优美的环境令他心旷神怡、兴致勃发。他环顾四周,只有一头牛在不远处悠闲地低头吃草。于是,他决定为这头牛演奏一曲。
拨动琴弦,公明仪对着这头牛弹奏了一首《清角之操曲》。尽管曲子很高雅,牛却并无任何反应,依然自顾自地低头吃草。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比喻牛的愚蠢,或者说话者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又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
但是,如果因此就认定动物不懂音乐,可就大错特错了。牛没有反应并不一定是牛“笨”,而可能是音乐“不对路”。如今,我们已经知道,给牛听音乐能增加奶牛的产奶量。听着音乐长大的牛,其肉质入口更嫩滑。
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震动觉和位置觉等,其中,“看”和“听”带给人们精神世界的震撼是最大的,其他的途径主要与躯体生理功能的完成有关。
毫无疑问,乐声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乐音是听力能感受到的声音的一种,对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而情绪是致病的一个因素,那么好听的音乐自然可能有治病的功效。
“二次效应”影响精神和情绪
早在《灵枢·邪客》中,就已经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脏相匹配。文曰: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音乐包含两种力量:声波震动的物理效应和音乐带来的“二次效应”。
在物理层面,声波振动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率、呼吸节奏,甚至脑电波等。
“二次效应”是指音乐通过影响人的精神和情绪,再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产生的后续作用,由此进一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健康状况。
“感觉”音乐与“听”音乐
现代医学较大规模地用音乐疗法治病的实践开始于上世纪40年代,80年代以后进展比较快,到如今,已经有专门的仪器和技术用于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发挥作用有两种途径:其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听”音乐;其二是“感觉”音乐。对于人类听觉频率范围边缘或之外的声音,科学家通过“体感音响技术”将音乐中16赫兹~150赫兹低频部分电信号分拣出来,并转换成物理振动,作用于人体,在使人感受安全和舒适的同时,局部的振动能促进组织的血液循环。
目前,音乐疗法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自闭症、多动症、焦虑抑郁情绪等问题都有相应的音乐治疗方案;用于产房播放的背景音乐有一定的镇痛和稳定情绪作用;针对糖尿病等慢病也有相应的音乐处方。
比如糖尿病是全身性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病,血糖、血压、血脂等的综合达标治疗很重要。学者Indira Tumuluri等的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不中断的情况下,给与糖尿病患者每周5天一个疗程,听唱瑜伽歌曲和笛子演奏的音乐,重复四周后,反映患者紧张程度的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平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他们还使用应激感受量表(PSS) 和数字颜色连续测验(CTT)对患者的注意力、压力感受等进行评估,也有部分患者得到改善。这些变化在理论上讲都有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另有学者Susan E Mandel等的观察显示:在对糖尿病进行患者教育的过程中,引入音乐治疗相配合,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舒张压的降低。
声音能治病,也能致病。噪声能导致疾病,比如机械的轰鸣可导致失眠、焦虑等;音乐也不是“好听的声音”的代名词,不良的音乐甚至会诱发抑郁症;同一首乐曲对于同一个人来说也有“不合时宜”的时候。所以,需要专业人士选择好音乐,选对适用对象。
在未来的岁月里,希望音乐不但能给健康人带来愉悦,也能给患病的人送去更多康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