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关于高血压的小知识
2019年10月8日是第22个“全国高血压日”。
当前,高血压成为心血管病的第一危险因素,也是全球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有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高血压,不自知的高血压才最危险!
测血压
要想知晓自己的血压,就得准确的进行测量。测量血压,也有指南!
1.血压测量的基本要求
(1)测量前准备
患者:测血压前30min内不喝咖啡或酒,不剧烈运动、心绪平稳。排空膀胱,静坐休息5~10min。
仪器:采用经过国家计量部门批准和定期校准的合格台式水银血压计、其他款式的血压计,或经国际标准验证合格的动态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等。
测量条件:坐位测量需要准备适合患者手臂高度的桌子,以及有靠背的椅子;卧位测量需准备患者肘部能外展45°的诊疗床。
环境条件:适当空间,适宜温度,环境安静,无噪音。
(2)测量设备
血压计:建议采用合格的台式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动态血压计。
听诊器:应使用高质量的短管听诊器,常规采用膜式胸件,当听低频率柯氏音时建议采用钟式胸件。
血压单位:一般临床和研究计量的血压单位用“mmHg”表示。
(3)测量人员
经过血压测量培训的医生、护士及技术人员实施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的测量。经过培训的患者、家属或其他人员实施家庭血压的测量。
(4)测量要求
常规测量上臂血压;不建议常规测量手腕血压、手指血压。
建议初次测量两侧上臂血压(肱动脉处),以血压高的一侧作为血压测量的上肢。
当两臂血压(收缩压)差值>20mmHg时,建议进行四肢血压测量。
老年人及糖尿病或某些疾病患者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建议测量多种体位血压。
站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3min后进行。
2.影响准确测量血压的因素
(1)受测者准备
与受测者有关的诸多因素均可引起血压测量的偏差。如室内温度、运动、饮酒或吸烟、手臂位置、肌肉紧张、膀胱充盈、讲话和环境噪声等。受测者讲话是常见的因素,测压时受测者不能讲话,医护人员也不能与受测者讲话。
(2)受测者体位
血压测量最常采用的体位是坐位或仰卧位。有报道,坐位测量的舒张压较仰卧位高5mmHg,收缩压相差不大。部分患者需要测量直立位血压,一般仰卧位的收缩压较直立位高5-8mmHg,舒张压高,4-6mmHg。双腿交叉可使收缩压升高2-8mmHg。
(3)手臂的位置
测量血压时气囊位置应该与右心房水平同高。如果上臂位置低于右心房水平,测得值偏高;如果上臂高于心脏水平,测得值偏低。每高于或低于心脏水平2.5cm,血压相差2mmHg。坐位时,右心房水平位于胸骨中部,第四肋水平。卧位时用小枕支托以使上臂与腋中线同高。
(4)左右手臂血压的差别
推荐第一次检查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臂间血压差异持续>20mmHg时高度提示主动脉弓缩窄及上肢动脉闭塞。当左右上臂血压不一致时,采用数值较高侧手臂测量的血压值。
(5)血压计的位置
测量过程中血压计水银柱要保持垂直,读书时必须保持视线垂直于血压计刻度面的中心。
(6)血压计的精确性
所有临床使用血压计都需进行精确性检验。台式水银血压计是验证其他非台式水银血压计准确性的重要工具,同时台式水银血压计也应定期校准。水银量刻度管内的水银凸面正好在刻度“0”时水银量合适。
(7)袖带大小
目前认为,袖带气囊至少应覆盖80%的上臂周径。
(8)袖带位置及缠绕松紧度
袖带气囊中部放置于上臂肱动脉的上方。袖带的下缘在肘窝的上方2~3cm。一般认为能塞进2个指头时松紧适度。
(9)充放气速度
缓慢均匀放气速度为每秒下降2~4mmHg,当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时推荐放气速度为每博心跳下降2mmHg。
(10)测量次数
当对患者进行数次测量时,第一次往往是较高的。因此每次测量血压至少测两次,中间间隔1min,取平均值作为患者的血压。如果两次测量值相差>5mmHg,应再进行测量,计算3次平均血压值。
(11)尾数偏好
所谓尾数偏好,是指将血压读数习惯性记录为末尾0或5mmHg,此现象要尽量避免,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单次记录血压值尾数应精确到2mmHg。
(12)其他影响因素
关于影响血压测量准确性的因素还有如下报道:将听诊器胸件塞于袖带下,隔着衣服测血压,冬天脱上衣后立即测量血压,血压存在季节性差异。
3.特殊人群、特殊状态下的血压测量
(1)老年人
老年人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有更高的发生比例,同时老年人血压的变异较大,因此ABPM和HBPM在老年患者中尤为重要。
老年人血压测量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自主神经功能衰退:可能显示出明显的血压变异性并在ABPM中间段有低血压现象,应注意识别这类低血压。
②假性高血压:假性高血压是动脉顺应性下降及动脉僵硬度增高的结果,周围肌性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袖带内必须有更高的压力去压迫动脉,从而表现为袖带测压和直接测量血压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③体位性低血压:初次测量血压以及调整用药后,应注意立位血压的测量。
(2)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患者在血压测量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于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心室率<40次/min),测量血压时放气速度要比正常心率时减慢,通常放气速度应为每搏心跳水银柱下降不超过2mmHg,这样可以避免放气过快导致的收缩压偏低和舒张压偏高的现象。
②对于心脏节律不齐,特别是心房颤动,只有通过重复测量克服心脏逐跳变异较大带来的问题;而对于心动过缓又伴有严重节律不齐者,血压测量时上述两个方面均应注意。
③直接动脉血压连续监测,是有创技术,不适宜于门诊患者的应用。
(3)肥胖
肥胖患者通常臂围较粗,要特别注意袖带的大小是否合适,在实践中缺少成人大号袖带。而血压测量的误差,恰恰是由于袖带应用不规范造成。异常肥胖患者上臂粗而且短,对极少数患者臂围超过50cm,BHS推荐使用较长的袖带(16cm*42cm)。
在使用大腿袖带也不合适时,可将合适的袖带包在前臂,听诊桡动脉搏动音以确定血压,或者用一个验证合格的腕部血压计,使用成人标准袖带测量臂围较粗患者的血压,可造成舒张压过高的偏差。
(4)妊娠
正常妊娠早中期,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孕前下降5-10mmHg,晚期逐渐恢复到孕前水平。女性妊娠期间,血压测量以收缩压为准,柯氏音第1音为收缩压。舒张压受妊娠的影响变异较大,妊娠者的舒张压仍以完全消失音确定,特殊时可以变音确定。
在怀孕期间主要用ABPM来识别白大衣性高血压,推荐妊娠妇女进行HBPM,无高血压的每月测量一次,一般高血压的一周测量2~3次,严重高血压的至少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
(5)使用降压药
在对患者做出高血压诊断时,首先应明确患者是否服用了降压药物。就降压药物本身对血压水平的影响而言,需注意一下几点:
①如需了解患者不服药时真实的血压状况,对能够停用降压药物的患者,建议在密切观察下停药5个半衰期以上后测量血压。
②血压测量时间:如要了解降压药物的疗效,一般应当测量药物的谷值时的血压。
③血压测量方法: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已服用降压药物患者的血压水平,在测量诊室血压的基础上,可加测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
容易引起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国际上公认高血压有三大高危因素 :高盐膳食,肥胖,中度以上饮酒,这三种人很容易患高血压。
盐: 吃盐越多,血压越高,吃盐越多,高血压的患病率也越高。
肥胖:体重越重,血压越高,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腹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血压。
饮酒:饮酒量越多,高压和低压也越高,尤其是高压的升高值更明显。
遗传:如果父母都患有高血压,那么他们的子女得高血压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倍。
降压的目标
降压治疗的目标水平是140/90mmHg以下。
青年人和糖尿病人应降压130/80mmHg以下。
有高血压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服药。
高血压的治疗非药物治疗:
戒烟;减轻和控制体重
体重指数(BMI)保持在20-24左右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1.合理膳食
2.限制饮酒
3.增加体力活动
4.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前先评估有无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器官损害及其程度经过非药物治疗,舒张压仍>90mmHg收缩压仍>140mmHg则需要物治疗。
药物降压的一般原则:
平稳、逐渐降压,长期、持续治疗,合适足够的剂量,单药不行的情况下应联合用药,不可骤然停药或随便撤药。
怎样的降压药才算好:
须降压效果好,降压平稳、副作用小,耐受性佳,以便长期服用有靶器官保护的可靠证据,对患者情绪及思维没有影响。
降压药的分类:
利尿剂—双氢克尿噻、寿比山。
ß受体阻滞剂—倍他洛克、康忻等。
钙通道阻滞剂—络活喜、拜新同、安内真等。
血管紧张素转胺酶抑制剂—开搏通、蒙诺、贝那普利、雅施达等。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科素亚、安博维、代文等
a受体阻滞剂—派唑嗪、可乐定等。
复方制剂—海捷亚、安博诺、倍博特、珍菊降压片等。
[ 常见问题答疑 ]
Q1:高血压不治疗,行吗?
A:不行!
高血压是当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若不进行治疗,任其自然发展,则会明显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衰的风险。
研究证明,收缩压降低10mmHg,中风的危险性就可减少56%,冠心病危险性减少37%。
Q2:没有症状需要治疗吗?
A:需要!
血压的高度与并发症相关,而与患者自身症状不一定相关,即使没有症状,高血压对患者脏器的损害也是持续存在的,必须及时治疗,且要早期治疗。
Q3:可以随意选用降压药物吗?
A:不可以!
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血压严重程度、并发症、合并症等进行个体化治疗。
高血压急症应选用快速降压药。
控制血压选用长效且效果平稳的降压药。
一种药物效果不满意需请教医生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
有并发症时应选用对相应靶器官有保护的药物。
Q4: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就可停药吗?
A:不可以!
目前尚无治愈高血压的方法。所有降压药都只有在服药期间才有效。如果血压正常就停药,那么血压或早或晚将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因此,降压药需长期服用。选择适合的药物,把血压控制在目标血压范围,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Q5: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吗?
A:不是。
高血压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人体对此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故有些患者并没有不适的感觉)。所以除了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求之过急。如果超出了调节范围,重要脏器的血流量不能保证,反而会造成头晕心悸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