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眼病会致盲
红:血糖波动,眼底遭殃
红色指的是眼睛里的血管相关性疾病。如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静脉阻塞会导致眼底出血。糖尿病也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和眼底出血。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早期的干预和治疗,最后会导致失明。
得了糖尿病,控制体重、控制饮食的道理,患者都很了解,但糖尿病会致盲,很多人并不知道,因此失去了早检查、早治疗的最佳时机。据统计,中国每10个人就有1个糖尿病,而得了糖尿病10年后,超过一半的人会有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工作年龄人群第一位的致盲性疾病。
因此糖友在关注身体大器官(心脑肾)安全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眼睛。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做一次眼睛的全面检查。一旦发现有眼底病变指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预防和干预。努力做到,得了糖尿病要控制,不让它发生眼部并发症;发生了眼部并发症,不让它进入严重期;如果进入了严重的并发症时期,也要积极寻求治疗,不让它走向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到了一定的时候,通过激光、药物不能解决的时候,就需要手术了。但是这个手术跟白内障手术不一样,不能完全恢复视功能,但是也可以阻止疾病进展,让病人保存一定的视功能。▲
白:白内障,及早手术
白色是指白内障。这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疾病,80岁后,每个人都会受其困扰。人眼中有个类似照相机镜头的透明结构叫“晶状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老化、混浊,形成白内障,早期会影响患者视力,晚期可能会导致失明。
目前,白内障依然是让国人失明的头号凶手。但幸运的是,这个病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白内障手术一般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通过一个很小的切口,采用超声波激光击碎摘除晶体,再以人造晶状体替换浑浊晶状体。手术在5~10分钟内完成,患者没有明显不适。第二天视力就能恢复正常。
因此白内障不应该成为现在人们恐惧和担心的疾病,发现之后及时治疗即可。更不要因为担心手术,而轻信一些所谓的眼药水、口服药等,通过临床观察,它们的作用并不可靠。很多人花了不少钱买药,但效果并不理想,并且长期使用眼药水弊多利少,其中的防腐剂还会对眼睛产生副作用。▲
蓝:不疼不痒,偷走视力
蓝色是指青光眼。它是一种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并可能随时导致失明的致盲性疾病。急性青光眼发作时,可在24~48小时导致失明,有的人吵架生气,大哭一场后“哭瞎了眼”就是急性青光眼导致的。
但目前在我国,急性青光眼患者已经越来越少,70%~80%的青光眼患者是慢性。慢性青光眼不疼不痒,患者没有太明显的感觉,视力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剥夺了,因此它也被称为视力的“小偷”。但慢性青光眼也有一些蛛丝马迹,出现以下情况要格外引起重视:看电视时,你觉得电视的色彩不再绚丽,但其他人并未觉得有何变化;原来是远视眼,50岁后觉得在黄昏的时候会眼胀、头痛,睡一觉就好些了;走路时不是撞板凳,就是撞桌子,视野可能已经受到影响。有这些症状的人,最好去医院查下眼底。
最后,家族中如果有青光眼患者,应该引起高度关注。青光眼就像一辆没有倒档的汽车,一旦失明不可逆转。所幸这辆车有刹车,如果及早检查,眼内压得到控制后通过手术,能让青光眼的发展停下来,就可以及早踩住刹车,让眼睛继续保有光明。▲
黄:黄斑变性,视野变形
黄色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斑变性。此病通常是高龄衰老的自然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看东西扭曲变形,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导致失明。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6.5,80岁以上为1/4。
老年人可以时常检测一下自己的视力,找一张白纸,上面画好规整的方格,看看方格是否扭曲变形,一旦发现方格有扭曲、变形、不完整等情况,须及时就医。
由于黄斑变性发病2个月后发展为失明的可能性很大。因此50岁以上人群不管有没有症状,每年都要查一次眼底,以防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目前针对黄斑变性有一种很好的复明治疗,通过一种注射性的手术,将药物打到眼睛里,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很多人误以为在眼睛里扎针打药很危险,换了很多家医院最终错过了治疗的最佳阶段。▲
紫:高度近视,要当病治
目前,我国近视眼人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高度近视患者超过1300万。
患了近视,不加以重视和治疗,一旦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导致眼轴拉长,形成眼睛的病理性损伤时,就会出现葡萄肿(紫色)。主要表现为眼睛后部巩膜的隆起致使白眼珠变薄,导致眼睛内的紫色组织渗出。
27.5%的高度近视最终会失明。因此,高度近视要当病治。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生活中,近视眼患者要做好对自己的管理,控制阅读和用眼时间,不要躺着玩手机,眼睛觉得酸胀时,休息片刻。另外,做过近视眼激光手术的人,更要注意用眼习惯,他们的眼球壁已经变薄,如果过度用眼会导致眼内的组织扩张,发生视网膜变性、脱离或是眼底新生血管出血,导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