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穆尔斯癌症中心主任Dr. Scott M. Lippman《靶向癌前病变的驱
2014-10-28 14:37:02   来源:健康中原

核心提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穆尔斯癌症中心主任Dr. Scott M. Lippman,主要的研究领域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乳腺癌。本次报告,他聚焦于头颈部和肺癌的驱动基因研究上。部分晚期癌症的驱动基因...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穆尔斯癌症中心主任Dr. Scott M. Lippman,主要的研究领域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乳腺癌。本次报告,他聚焦于头颈部和肺癌的驱动基因研究上。

部分晚期癌症的驱动基因的发现及选择性靶向驱动基因药物的应用(如:肺腺癌的EGFR和ALK),使得个体化治疗在上述肿瘤中取得巨大的进步。癌症发生和转移过程中的驱动基因也存于癌前状态中。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扩增是头颈部肿瘤癌前病变中第一个驱动基因,药物靶向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的早期预防试验产生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一些回顾性研究表明,口腔肿瘤癌前病变中某些位点的杂合性缺失是肿瘤发展的基因性驱动因素。对于低度口腔结构异常增生的患者,杂合性缺失的特征可以将患癌低风险组和患癌高风险组区分开。

Dr. Scott M. Lippman及团队近期完成的EPOC(埃罗替尼预防口腔癌项目) 三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特定位点的杂合性缺失可以作为肿瘤发展的驱动基因。该临床试验随机分配150个具有口腔肿瘤癌前病变的患者进入埃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虽然初期终点分析结果是阴性的,但是第二次强化用药后的分析表明在服用埃罗替尼12个月的用药期间又发生2级皮疹的趋势(停药后消失),并且产生的2 级的皮疹与口腔癌症的无碍存活期显著降低有相关性(和无皮疹的病人相比)。EPOC试验还确认了口腔肿瘤癌前病变中其他潜在的高风险驱动基因(如 PIK3CA)。最新研究表明肺鳞癌的驱动基因(如:3q26扩增)和其他的潜在驱动基因如CEACAM5。

健康中原网 小编提醒:更多内容请进入【参会专家】频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癌症预防研究杂志主编、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药理学与生物化学系教授Thomas W.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 社会万象
  • 产业经济
  • 健康速递
分享按钮
健康中原首页| 健康新闻| 健康中原简介| 广告价格| 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互联网广告优势| 友情链接
健康新闻热线:0371-67655002 Email:zynewsjk@163.com 广告合作:0371-67655002 业务咨询QQ:895928880
豫ICP备11024540号 中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8-2014 By jk.z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