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 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2021-06-24 10:07:15


1.jpg

本期嘉宾:李玲,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河南省首家姑息治疗暨安宁疗护中心创建人及专业负责人。国家卫健委老年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特聘专家。擅长姑息治疗与安宁疗护、老年医学、肿瘤学、医养结合等。

话题一:什么是安宁疗护?安宁疗护与临终关怀的区别是什么?

李玲:安宁疗护和临终关怀的英文词义都是 hospice care,刚刚引入中国的时候,翻译是临终关怀,但是从2017年我们原国家卫计委,现在的国家卫健委颁布了我国首部安宁疗护建设标准管理规范和临床服务指南之后,我们国家就正式把原来的临终关怀更名为安宁疗护,事实上它们是一个意义。那么,什么是 hospice care?无论是以前的临终关怀还是现在的安宁疗护,都是指预生存期不超过3到6个月的临终期患者,我们运用医学的、人文的等多学科整合服务的模式,为患者提供尊严和舒适性的医疗,陪伴他们有尊严的辞世,同时在患者辞世之后,对患者家属提供悲伤辅导,帮助患者的家属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和工作轨道上来。

image.png

话题二:安宁疗护需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李玲:其实,安宁疗护学科的总称叫palliative care,我们中国把它翻译为姑息医学,整体来说是对临床各传统学科提供的治愈性治疗已经不再获益的患者,我们通过综合治疗的手段,从治愈性治疗转为舒适和尊严性医疗,除了有改善生命治疗的目的,同时还要适当延长生存的时间。但是到了安宁疗护的阶段,其实这个患者的预生存期就更短,那么,这个时候很多不必要的治疗慢慢都要一点一点减掉,我们转而以镇痛、镇静来处理躯体和精神心理的症状,同时提供人文关怀,直至患者在自然的生命周期和疾病进程到了终点的时候,还能安详自然的辞世,这个最后的阶段叫安宁。

话题三:安宁疗护是如何缓解患者病痛的?

李玲:首先,我们要明确患者的临床诊断,这个跟其他的临床学科是没有区别的,接下来我们重要做的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评估他究竟进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通过现在医学哪个阶段的哪些学科进行帮助,可以让患者最大获益。还有一个重要的是要快速识别这类患者存在的非常痛苦的躯体症状以及精神心理的症状,事实上绝大多数患者就是囿于这些以及临终期难治性的症状导致他的痛不欲生。那么,通过改善这些症状,让患者尽可能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有利提高了他的生活质量。

image.png

话题四:安宁疗护是如何在“人文关怀”上关注患者和家属的?

李玲:大家传统意识上都认为医生就是看病的,把病看好就是一个好医生,但是做姑息治疗和安宁疗护,我们更重要的是看病人,我们把患者的喜怒哀乐和他的临床疾病和症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整体的识别。我们是一个多学科的团队,在我们这个团队里不仅有专科的医生、护士、临床药师,还有心理咨询师、物理康复师、音乐治疗师、芳香治疗师以及社会工作者等等。比如有的患者有自主的决策能力,我们常常用召开家庭会议的方式,来共同讨论患者的病情以及最后的诊疗决策。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有医疗团队的参与,更重要的是把患者和家属邀请进来,说出他们的担忧、期望以及他们的想法,我们共同来商议,做出一个最适合患者的诊疗决策,最终达到患者的疾病,患者做主,患者的死亡,患者也可以做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真正掌控到自主权和决策权,事实上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他们的焦虑、抑郁以及生死两难安的局面,最大可能让患者觉得你是受保护的,你是被尊重的,你是安全的这样一个目的。

image.png

话题五:什么样的患者适合安宁疗护的医学服务项目?

李玲:首先,姑息治疗和安宁疗护是不以患者年龄为界限的,我们中心服务的患者从0岁到106岁都有;第二,它不以器官和系统临床学科划分,我们只卡的是患者病情进展进程阶段,综合评估他需要接受姑息治疗还是安宁疗护治疗。

话题六:目前,我市的安宁疗护发展和推广情况如何?

李玲:在2015年的时候,当时的国家政协第十二届副主席韩启德院士专门率领原国家卫计委和相关科教文卫的专家开展了安宁疗护全国专科调研,拉开了安宁疗护在全国建设的一个序幕,我们中心是调研的第一站。2017年,国家卫健委把全国五个地区做了第一批试点,通过第一批试点的积累,2019年又选了全国71个城市作为第二批试点,我们郑州有幸成为了国家第二批试点。目前我们是有37家试点机构,全郑州市是有700余张安宁疗护的床位随时为市民提供安宁疗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