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2021-06-28 09:42:30

《郑说健康》第二十八期已于2021年6月14日正式播出,本期特邀郑州市骨科医院下肢骨科主任李兴华,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以及预防等方面的话题展开讨论。

1.jpg


本期嘉宾:李兴华,郑州市骨科医院下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足踝学组全国青年委员,中国医促会创伤学组全国委员,对复杂下肢创伤及下肢疾患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话题一:为什么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李兴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各个方面都在退化,再加上可能还会伴随其他的疾病,因此,一旦骨折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接触的患者最大年龄是104岁,每年接诊的病人中有45%是60岁以上,80岁以上的病人占到15%,而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的最主要原因或者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由于骨折疏松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实际上是老年人骨骼的数量在变少,骨骼的质量在下降,骨的脆性变得非常脆,也就是老年人的骨骼像马蜂窝一样,中间慢慢都空了,就剩一个空壳,所以说老年人容易导致骨折。

话题二:骨质疏松和社会老龄化有什么关系?

李兴华:老年骨质疏松跟老龄化是有直接关系的,我们国家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年人已经达到了2.48亿,占到全部人口的17%还要多。我们今年到了“十四五”,“十四五”期间预计要比“十三五”老年人增加一倍以上,也就是说每年要增加1200万以上的老年人。所以,老年人的老龄化越重,骨质疏松越严重。

话题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症状有哪些?

李兴华:我们经常说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老年疾病,也是最默默地杀手之一,因为它的症状非常轻微,很多老年人都是摔伤骨折以后到医院看病才发现自己得了骨质疏松。那么,老年骨质疏松的症状主要有:第一、如果是严重骨质疏松,病人会有腰酸背疼腿抽筋,就是腰腿疼、背疼的症状;第二、老年人会出现驼背、弯腰的症状;第三、老年人身体逐渐变矮、变低。不要认为身体变矮变低驼背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实际上不是的,正是因为得了骨质疏松才会有这样的变化。另外,最主要的症状也是对老年人危害最大的就是老年人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一个轻微的外力就可以造成骨折,甚至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喷嚏就能导致骨折,那么,这个病一定是骨质疏松症。

image.png

话题四: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李兴华: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髋部一旦骨折,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一律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那么,在手术时我们强调,首先病人能做内固定的,尽量用微创的办法内固定,如果病人骨量少、骨头特别疏松,我们可以往里面打骨髓泥加固骨折。那么,年龄特别大的病人,骨折特别粉碎的病人或者股骨颈骨折很难长住了,就需要直接换关节。由于现在技术很成熟,可能二十分钟或者半个小时手术就可以完成,病人术后六个小时麻醉一清醒,就可以坐起来,在床边活动,第二天甚至可以下床站一站,第三天引流管拔完以后,老年人可以扶着助步器或者搀扶着老年人下床行走,康复效果是非常好的。

话题五:预防骨质疏松,在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李兴华:饮食方面,要健康合理的饮食,可以多吃乳制品,多吃豆制品,多吃海鲜类,像小鱼小虾,另外可以多吃芝麻酱,因为芝麻酱中的芝麻含钙比较高,但是要尽量少吃高盐、高油腻的饮食。

image.png

话题六:预防骨折,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李兴华:第一就是要有正确的认知,知道骨质疏松的原因在哪儿,我们才能预防;第二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尽量不要抽烟、不要酗酒,饮食上不要喝浓咖啡、不要喝浓茶和碳酸饮料;第三是要适当运动,可以快走、游泳、打太极拳等。另外就是要及时就诊,60岁以上的女性和65岁以上的男性最好每年查一次骨密度测定,看看是否有骨质疏松,及时发现骨质疏松到了哪个程度。最后就是要预防跌倒,不管是老年人的卧室还是卫生间,最好有夜间灯,不要起来以后摸黑,这样很容易造成跌倒。老年人上厕所时,旁边尽量有牢固的扶手可以帮助他,地上也不要有各种各样的线,防止绊倒和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