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要闻 > 正文

201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大脑内部“GPS”
2014-10-13 09:27:49   来源:健康报

核心提示:如何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又如何识别来路,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还是科学问题?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选项告诉我们答案是后者。虽然与大脑中无数神经元和细胞相比,关于大脑GPS——大脑定位系统的发现只是冰山一角,但仍为人类认知自我、探究精神和智力的奥秘打开了大门

我国神经科学研究差距在哪里

最近20年,我国神经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世人瞩目的进步,但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原因包括科研投入少、科学管理理念落后、评价机制不科学、一些科学家缺乏勇于创新的勇气和毅力不足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专家坦言,虽然我国也有一批顶级神经科学专家,但“独木难成林”。而国外神经科学研究梯队呈现金字塔状态,基础雄厚,佼佼者往往是通过充分竞争产生的。

在空间认知领域,我国的研究人员更少。专家表示,认知过程的本质是一个“主观”的过程,而科学的标准恰恰是“客观”,因此国内学界更倾向于“客观”的科学研究,再加上国内以SCI论文数和“影响因子”为主要衡量指标的评判标准,限制了学者创新研究的热情。

如果以论文数和影响因子作为评判标准,奥基夫肯定不算成功者,他平均一年产出一篇论文,且并非全部发表在顶级杂志上,但他的工作直接创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且每篇文章都解决了这一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专家直言,如果国外一有突破、一有人获得诺奖我们就去追随,那我们的科研步伐将永远步人后尘,还会给自己戴上“紧箍咒”。应着眼于我国神经科学的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探索前人未涉的科学领域。

采访中,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神经生物学系徐群渊教授对记者说,脑科学研究水平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目前,欧美各国已相继制订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脑科学研究计划,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创新性的神经科学技术研发。中国脑科学研究计划也即将出炉,我国具有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以脑重大疾病为切入点来探索人脑奥秘应该是制订脑研究计划的一个思路,即在注重基础研究的同时,应注重重大脑疾病的防治技术研发,集中力量攻关。

在记者采访中,伊鸣忆起奥基夫曾送给他的一句话:“不要想做什么能得诺贝尔奖、什么好发文章就做什么,而是对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并且坚持。”这值得我国科研人员思考。

健康中原网 小编提醒:更多内容请进入【健康要闻】频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乐食派麻辣香锅吃出剩鸡翅骨 顾客恶心呕吐3次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 社会万象
  • 产业经济
  • 健康速递
分享按钮
健康中原首页| 健康新闻| 健康中原简介| 广告价格| 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互联网广告优势| 友情链接
健康新闻热线:0371-67655002 Email:zynewsjk@163.com 广告合作:0371-67655002 业务咨询QQ:895928880
豫ICP备11024540号 中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8-2014 By jk.z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