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离我们有多远?
2014-08-18 09:02:27   来源:39健康

核心提示:医疗信息化一词也许太过于抽象,事实上,信息化的渗透如涓涓细流,正在逐渐改变着普通民众的就医方式:大到整个城市的预约挂号系统,小到居民的健康档案;大到远程会诊平台,小到我们手中的就诊卡……我们寻医问药的过程正在通过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逐渐发生着变化。

改变三

健康档案全覆盖 以信息化“治未病”

对卫生信息化具有指导意义的《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明文提出要建立完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适应医疗机构向群众提供连续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的需要,完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方便居民参与个人健康管理。

对于普通人来说,健康档案的建立,意味着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身体各项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的波动都将被记录在案,而个人的就医史、用药史都会被记录在电子病历中,可随时供医生查阅。

在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上,厦门市有着绝对的发言权。

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厦门卫生部门不仅建立了覆盖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平台,还借助实施“医疗重组计划”,拆除掉阻碍医疗机构共享的医院围墙,实现了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

截止2013年,厦门市的个人健康档案管理人群覆盖面,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5%以上,全市90%的医疗机构都连通了健康信息系统。厦门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在同一城市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市民的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城市。

与厦门一样,上海闸北区也一直着力于健康档案的全覆盖,并且更进一步的,闸北开始对既有的健康数据进行深挖,试图让居民能够享受到医疗信息化的更多便利——以信息化之手来“治未病”。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今年,浙江省的宁海县开始与英国著名的信息服务商TTP公司合作,共建居民健康档案。但与闸北、厦门都不同的是,在财政补贴方面,宁海并没有投入太多,全部的信息技术均由英方提供,而硬件则是在原有的卫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建。

改变四

信息化倒逼医疗改革 助力医疗卫生决策

医疗信息化市场看起来像是一个充满着巨大能量的球,一触即发。

尽管趋势如此明显,与信息化相关的配套政策仍然滞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检验系主任姜傥介绍,在目前的信息化进程中,许多信息技术应用的准入制度、可穿戴设备的准入制度、数据安全和储存制度,医疗信息/数据使用制度,公共接触医疗信息的许可制度都未能建立。

姜傥坦言,政策总是滞后于技术的发展,一定是技术发展倒逼政策或规范的出台。

与姜傥持同一观点的是国家卫计委信息与规划司司长侯岩。在2014中国卫生论坛上,侯岩指出,信息化是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因其不仅在医疗卫生机构优化流程、实行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方面是重要的技术支撑,也为全面推进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补偿机制、价格、药品招标采购、人事分配、支付制度、监管体制等等一系列的综合改革,提供了信息和数据的支撑。

健康中原网 小编提醒:更多内容请进入【医药产经】频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14年中国医院院长关注的十大问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 社会万象
  • 产业经济
  • 健康速递
分享按钮
健康中原首页| 健康新闻| 健康中原简介| 广告价格| 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互联网广告优势| 友情链接
健康新闻热线:0371-67655002 Email:zynewsjk@163.com 广告合作:0371-67655002 业务咨询QQ:895928880
豫ICP备11024540号 中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8-2014 By jk.z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