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离我们有多远?
2014-08-18 09:02:27   来源:39健康

核心提示:医疗信息化一词也许太过于抽象,事实上,信息化的渗透如涓涓细流,正在逐渐改变着普通民众的就医方式:大到整个城市的预约挂号系统,小到居民的健康档案;大到远程会诊平台,小到我们手中的就诊卡……我们寻医问药的过程正在通过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逐渐发生着变化。

与大众想象一致,远程医疗的过程可以是:一个医疗机构通过传输系统(电台、电话、网络等手段)将患者的病情、就诊资料传输到另一个医疗机构(多数为大型、上级医院),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病情的讨论、分析、诊断。

与大众想象有所差距的是,远程医疗系统所包含的模块越来越多,可以进行远程病理咨询、医学影像咨询等等。

以影像平台为例,北京市朝阳医院医联体内部有一套影像传输系统,社区医院可通过这套系统,将影像资料上载至系统中,上级医院可在互联的信息系统中进行资料分析建议,甚至给出转诊建议等。局限的是,这套传输系统仅在联盟内部使用,换言之这是一套有限制的区域信息互联系统。

不过,未来远程医疗的作为应该会更大。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和规划司司长侯岩在出席2014中国卫生论坛-中英健康信息化专题论坛时透露,我国正在全力推进远程医疗,特别是充分利用现在的云技术,物联网和视联网来创新我们远程医疗服务的模式。

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和信息司司长侯岩出席2014中国卫生论坛

改变二

区域信息共享 降低患者医疗支出

无论是上文提到的北京朝阳医联体内影像传输系统,还是在信息化领域备受推崇的上海“闸北模式”,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信息的共享,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检查检验次数,不同程度地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

“闸北模式”是指上海闸北区在建的医疗信息化项目——“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协同模式”。

该模式已完成的信息化进程可简单归纳为两步:

搭建公共卫生的数据平台,即全区的医疗信息全部上载至平台中去;

让信息平台内的数据共享,实现医院与医院间的互联互通及上下转诊。

从数据平台建立到信息互通看似简单,其实却相当麻烦。为鼓励医疗机构上传信息,政府投入相当一部分资金进行财政补贴,补贴金额的发放与上传信息的多少挂钩。而不同医疗机构间的信息系统由于开发商不同,导致信息孤岛化问题严重,闸北区足足用了近两年时间,才把采集的信息全部标准化。

医疗信息的共享不仅让医疗系统内部减少了重复检查的机率,也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总院长何少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在2008年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成立前,各家医疗机构独立的业务系统,不仅造成了重复检查,还加重患者负担。而在医疗集团统一各检验项目及收费标准编码后,各医院实现了检验结果系统内共享,不仅方便了患者就医,还降低了检验成本,提高了检验质量。

健康中原网 小编提醒:更多内容请进入【医药产经】频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14年中国医院院长关注的十大问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 社会万象
  • 产业经济
  • 健康速递
分享按钮
健康中原首页| 健康新闻| 健康中原简介| 广告价格| 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互联网广告优势| 友情链接
健康新闻热线:0371-67655002 Email:zynewsjk@163.com 广告合作:0371-67655002 业务咨询QQ:895928880
豫ICP备11024540号 中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8-2014 By jk.z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