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均70万患者指成全国看病中心
2014-05-20 08:31:47   来源:大河网

核心提示: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了解到,由于北京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大量外地人口进京看病就医,使北京三级医院不堪重负,也加剧了城市人口和交通负担,甚至被戏称为“全国看病中心”。

此外,医保异地报销系统不完善,也成为京津冀地区就医的一大难题。地处河北燕郊的燕达国际医院是一家民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距离北京市中心仅30公里,但这里床位闲置率高达70%。多位住在附近的“北漂”人士表示,异地看病存在报销手续繁琐、报销周期长等问题,所以燕郊的医院无论多方便,都很少去。

燕达医院副院长周怀龙表示,北京的患者到这里看病,需要先到北京市卫生局走程序审批,需要来回跑好几个地方。到燕郊看病时,需要患者先垫付现金结算费用,然后再把报销单据拿到北京报销。患者报销时,北京市有些部门还不承认燕达这种民营医院的检查报告,报销比例偏低。

优化资源布局极为紧迫

有关人士建议,应在明确首都医疗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推进首都医疗资源向周边省市疏解,切实提升河北及周边省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同时,通过推进分级诊疗、医保跨省转移等措施,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标本兼治缓解北京就医难。

其一,科学定位加强统筹,疏解首都医疗功能。方来英建议,应从国家层面统筹布局医疗资源,比如将全国分成若干区域,分区域建一些国家级医疗中心,让全国卫生资源更加平衡,缓解首都就医压力。北京医院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郑志坚等人士提出,北京可以是医学中心,但未必要成为医疗中心,全国人民都到北京来看病,从医疗成本、城市压力等方面都不合理。他建议河北等地可以利用土地等优势,建设老年病治疗机构,可以分流北京大量的病人,也能带动当地的医疗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

其二,加强区域协作,加快提升河北医疗服务水平。杨新建说,目前北京市在医疗方面有疏解的需求和外溢空间,而河北省有区位优势和空间优势,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支持驻京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合作办医、设立分院、整体搬迁、远程会诊、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帮助河北省配置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从而为北京分流外地就医人群。

其三,推进分级诊疗,改善就医秩序。方来英等人士认为,通过完善医保政策加强病人流向管理,是改善北京就医秩序、缓解三级医院压力的有效举措。要制定完善的分级转诊制度,引导病人到社区医院首诊,社区医院解决不了的病再向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分流,逐步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量,使三级医院专心致力于疑难病例和科研攻关等。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医保政策规定家庭医生首诊后转诊到大医院,医保才给报销。类似的政策我国也可以借鉴,引导病人合理流向。

健康中原网 小编提醒:更多内容请进入【健康要闻】频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牟一医生医德丧失致胎死腹中
下一篇:富春江水污染事故现场异味浓烈

分享到:
  • 社会万象
  • 产业经济
  • 健康速递
分享按钮
健康中原首页| 健康新闻| 健康中原简介| 广告价格| 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互联网广告优势| 友情链接
健康新闻热线:0371-67655002 Email:zynewsjk@163.com 广告合作:0371-67655002 业务咨询QQ:895928880
豫ICP备11024540号 中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8-2014 By jk.z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