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临近,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红领巾的质量已严重危害众多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市场中充斥三无产品,利润微薄导致质量差,全国尚无生产标准,多年来仅凭一条简单的尺寸规定来规范全国难以计数的厂家。有的甲醛含量高达418mg/kg,超出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标准近6倍。这些红领巾散布在学校周边商店、批发市场以及新华书店。(5月27日《济南日报》)
继“毒校服”、“毒作业本”后,又惊现“毒红领巾”,尽管公众的神经接二连三地被刺激,但依然瞠目结舌。
每个人几乎都有加入少年先锋队时的美好记忆,戴上红领巾是件无比光荣的事。“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用革命者鲜血染红,要倍加珍惜”,老师的教诲犹在耳畔。倘若孩子哪天上学不再佩戴红领巾,振振有词说有毒时,我们该作何回答?
“毒红领巾”的背后,更多的是社会诚信坍塌与教育制度滞后。
先说社会诚信坍塌,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到如今有毒产品向孩子身上蔓延,这不能简单地只归咎于商家无德。要想遏制类似问题发生,必须让法律挺直腰杆,用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执政态度完善监管机制,一方面推出行政问责制,另一方面要在源头刹住违法行为。
再说教育制度滞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队徽和红领巾、队干部标志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中有明确规定,“队旗、队徽和红领巾、队干部标志不得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各级少先队组织和少先队员不得在市场上购买”。校方规范学生佩戴红领巾方面应采用灵活教育方法,多一些奖励机制,少一些粗暴态度。孩子忘记戴红领巾,不要动辄就扣分、罚站等。否则,有些孩子家长也就只好为孩子多买几条红领巾备用了,校外红领巾也就由此有了市场。教育学生要多些宽容,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开始,而不是用硬规定禁锢与束缚孩子。
人们担心,当孩子得知红领巾有毒后,会对这个世界失去最初的纯真认识和审美目光,会丢掉安全感。如此,便是社会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