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后顾之忧的“无偿献血意外保险”
2013-02-21 09:22:27   来源:健康报

核心提示:2013年3月1日起,浙江省宁波市将为无偿献血者提供免费意外保险。《宁波市献血条例》规定,每位献血者在无偿献血48小时内发生意外,最高可获15万元赔偿、8万元医疗费。据悉,宁波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保险,为全国首创。

2013年3月1日起,浙江省宁波市将为无偿献血者提供免费意外保险。《宁波市献血条例》规定,每位献血者在无偿献血48小时内发生意外,最高可获15万元赔偿、8万元医疗费。据悉,宁波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保险,为全国首创。(12月5日《现代金报》)

社会信任链条的脱节,让老百姓找不到足够托付信任的载体;“血荒”的背后,往往隐伏着“信任荒”的吊诡气息。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让公众的善心义举缺乏底气;老百姓之所以不愿意挽起衣袖、走向献血车,通常是激励制度和保障机制的匮乏,让人们缺乏行动的动力。

正如学者亨廷顿所言,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新变化、新问题层出不穷;一旦这些新变化、新问题被及时地制度化、规则化,被及时地纳入已有的社会秩序中来,使之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整个社会依然会沿着平稳、有序的轨道继续前行。作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宁波市,无偿献血意外保险又有着怎样的利益考量和运作逻辑?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无偿献血后发生意外事故固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也同样不容忽视。2010年暑假,19岁女大学生肖佳卉在献血后当天下午出现头晕,不幸摔倒,眼睛致残。事件发生后,宁波市将 “如何保障无偿献血人士的权益”提上了议事日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为“无偿献血意外保险”立法,既体现了制度善意和人文关怀,也反映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力度和水平。

根据宁波市献血办的统计数据,近3年献血者发生意外分别为2009年47例、2010年126例、2011年68例,以骨折、挫裂伤居多。对于无偿献血者而言,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意外保险明确下来,有效地保障了投保资金的来源;志愿者只要参与了无偿献血,就可以获得这份意外保险,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不论是改变老百姓对“献血有损健康”的错误认知,还是提高志愿服务行为的社会认同,抑或是健全保障机制、解除无偿献血者的后顾之忧,都是在呵护公众参与热情、创造公众参与条件。只有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不断扩大社会参与,“血荒”才会得到根本性扭转。

    (责任编辑:郑军阳)

健康中原网 小编提醒:更多内容请进入【健康要闻】频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大病医保释放更多善意
下一篇:多一些大病保障少一些心酸发明

分享到:
  • 社会万象
  • 产业经济
  • 健康速递
分享按钮
健康中原首页| 健康新闻| 健康中原简介| 广告价格| 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互联网广告优势| 友情链接
健康新闻热线:0371-67655002 Email:zynewsjk@163.com 广告合作:0371-67655002 业务咨询QQ:895928880
豫ICP备11024540号 中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8-2014 By jk.z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