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心蛋”到“致癌鱼”
2012-04-06 15:58:32   来源:网易健康

核心提示: 一个接一个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令百姓不知所措———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食品能吃,还有多少问题食品没被发现。

    前不久,在北京刚刚曝光了来自河北的涉嫌用有毒工业染料“苏丹红Ⅳ号”喂养鸭子的“红心”咸鸭蛋事件,如今在上海又惊曝出市场上销售的多宝鱼被查出含有致癌违禁鱼药残留的事件(据11月19日《新京报》)。

    17日上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严重消费预警,称近期抽检的30件多宝鱼样品100%含有可能致癌的禁用鱼药残留。这些问题多宝鱼均产自山东,从16日起,上海部分水产市场、超市已停售多宝鱼。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迅速作出反应,立即派员赶赴多宝鱼产地山东开展专项调查。

    两起事件相继曝光并非偶然,其中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其一是为何食品市场频频“出事”?近年来,从剧毒农药超标的蔬菜到毫无营养价值的奶粉,从涉“红”的咸鸭蛋到涉“药”的多宝鱼,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频出问题,的确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其二是我们的食品安全防线为何这么脆弱?照理说,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再到百姓的餐桌上,要经过好几道“程序”,可问题为何总是在流通环节的“末节”才暴露,而不是生产环节甚至是生产的源头?其三就是如今一些人为了赚钱,为何会如此的不择手段?我们的市场中,究竟还有多少肉类、鱼类是靠人工药物催养大的?

    民以食为天。从“红心蛋”到“致癌鱼”,一个接一个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令百姓不知所措———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食品能吃,还有多少问题食品没被发现?难道要通过众多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来让老百姓自学成才,提高鉴别力并成为食品安全鉴定的专家?

    笔者以为,对于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再回避。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建立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食品安全防范机制,同时必须加大依法处罚的力度。只有处罚得狠、处罚得痛、处罚得一些违法违规的经营者不敢再有第二次,才能将问题食品消灭在“源头”,进而远离市场、远离老百姓的餐桌。

(责任编辑:郑军阳)

健康中原网 小编提醒:更多内容请进入【健康要闻】频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化的中医与异化的西医
下一篇:“神药”广告为何满天飞?

分享到:
  • 社会万象
  • 产业经济
  • 健康速递
分享按钮
健康中原首页| 健康新闻| 健康中原简介| 广告价格| 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互联网广告优势| 友情链接
健康新闻热线:0371-67655002 Email:zynewsjk@163.com 广告合作:0371-67655002 业务咨询QQ:895928880
豫ICP备11024540号 中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8-2014 By jk.z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