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急救不当恐变残疾
2012-09-04 14:37:04   来源:健康中原

核心提示:运动损伤急救不当恐变残疾: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
  运动损伤急救不当恐变残疾
  运动损伤急救不当恐变残疾: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谨记现场急救的原则:
运动损伤急救不当恐变残疾
运动损伤急救不当恐变残疾
 
  如果运动损伤急救不当,方法不正确,会导致伤者变残废!
  1.运动损伤急救不当恐变残疾-会损伤神经:如受伤者发生四肢长骨骨折,骨折断端会像刀子一样锋利,此时若对受伤部位进行揉捏按压,不仅可导致出血,还可使折断的骨端刺伤或切断周围的神经,严重者可造成伤者神经麻痹,从而导致伤者肢体局部的功能丧失。
  2.运动损伤急救不当恐变残疾-可导致肢体坏死:当受伤者的肢体受到伤害,特别是合并骨折时,受伤部位的肿胀会非常严重,如果固定包扎不当,即使暂时有一定的止血效果,时间久了,也会导致患者的肢体麻木,若对患者进行这种不当的包扎超过两小时,就可能导致其肢体发生缺血性坏死。
  3.运动损伤急救不当恐变残疾-会导致截瘫:一位农民,因施工不慎,从脚手架上掉了下来。当时他的伤势虽然较重,但手脚还可以动,只是站不起来。后来工友们七手八脚地把他扶了起来,他突然感到下身像触电般的难受。此后他的下半身就再也没有感觉了。工友们的不正确搬动将使他在轮椅上度过余生。经验证明,颈椎部位的骨折,一般会使患者的颈部僵硬。若对患者随意搬动,可使其脊髓受压,进而会使患者四肢的功能丧失,甚至会造成高位截瘫。对胸腰部脊柱骨折患者进行不恰当的搬运,可损伤其腰脊髓神经而造成其下肢瘫痪。正确的方法是:如果怀疑受伤者可能有脊柱骨折,比如局部疼痛剧烈、自我感觉有骨骼折断的声音等,应该就地固定受伤部位,或者由2人或多人用木板床搬运患者。不可随意移动患者或按摩受伤部位。
  4.运动损伤急救不当恐变残疾-会加重休克:若发生严重骨折,如骨盆骨折或多发性的肋骨骨折合并内脏损伤时,由于严重的失血和疼痛,病人可发生休克。此时若对病人进行搬运,势必会加重其休克的程度,甚至可造成伤者死亡。
 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原则:
  运动损伤急救不当恐变残疾-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小编提示: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健康中原网 小编提醒:更多内容请进入【热点话题】频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东将取消暂住证制度 流动人口可享有市民待遇
下一篇:儿童烫伤家庭急救常识

分享到:
  • 社会万象
  • 产业经济
  • 健康速递
分享按钮
健康中原首页| 健康新闻| 健康中原简介| 广告价格| 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互联网广告优势| 友情链接
健康新闻热线:0371-67655002 Email:zynewsjk@163.com 广告合作:0371-67655002 业务咨询QQ:895928880
豫ICP备11024540号 中原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8-2014 By jk.z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