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取消“窗口挂号” 最新挂号攻略在这!

2017-09-04 10:06:33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字号  

  据北京协和医院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称,自9月1日起,该院东院门诊所有窗口不再挂号、建卡(不包括西院);患者持身份证建卡一律使用自助机,仅余4个窗口可为持有户口本(仅限儿童)、驾照、社保卡等原件的患者建卡,儿科窗口只为14岁以下儿童建卡。今后,患者前来就医只能用协和App、电话114、银行、院内自助机挂号。

  按照北京市此前发布的“挂号新政”,2016年年底之前,22家市属三级医院已经全部取消现场挂号,推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就诊模式。预约挂号的渠道,目前主要包括电话114、微信、支付宝、银联等7种方式。

  北京协和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的号召,进一步落实医改政策,不断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患者可通过北京协和医院官方APP、院内自助机、银行自助机及电话114等多种方式预约挂号。

微信截图_20170904100926.png

老年人不会使APP和自助机,怎么办?

  对于习惯窗口挂号的老年人来说,可以优先考虑由儿女帮忙,通过手机APP预约挂号。

  无他人陪同的老年人来院,大家也无需担心,医院特别在门诊安排了102位导医,会手把手地帮助老年人在院内自助机上挂号、建卡。医院还特别开设老年人窗口,提供贴心服务。

  挂号途径大盘点

  手机APP挂号

  ①通过预约挂号挂到7日内的号源,预约号在每日下午16:00自动投放出第7日新号源,每天5:30-23:00可挂号。

  ②通过当日挂号可挂当日剩余号,于就诊前一天下午16:00自动放出;就诊前一天下午16:00、就诊当天5:30-14:30(上午号源截止到9:30)可挂号。

  支付宝或微信都可进行支付。挂号成功后,就诊当日北京市医保患者需到院内自助机换取医保号条并报到;其他患者无需取号,持就诊卡直接前往就诊科室报到、就诊。

  ③初诊患者可直接在APP上在线建档,按要求正确填写患者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即可建档。就诊当天,患者持本人身份证到医院内自助机审核和补录就诊信息,同时补办就诊卡,方可就诊。

  银行网点挂号

  ①通过预约挂号挂到7日内的号源,预约号在每日下午16:00自动投放出第7日新号源,挂号时间需参阅各银行网点自助设备开放时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已开通营业网点和银行的网上预约挂号。

  ②持患者本人银行卡即可在自助挂号设备上绑定并挂号,挂号成功后,如无就诊卡,就诊当日需先在院内自助机上办就诊卡,再到诊区报到、候诊。

  以上两种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已同时开通普通门诊、特需专家门诊和国际医疗部门诊。

  院内自助机挂号和114平台挂号方式只可挂到普通门诊和特需专家门诊号。

  院内自助机挂号

  ①通过预约挂号挂到7日内的号源,预约号会在每日下午17:00自动显示出第7日剩余号源;(院内自助机比APP和银行网点晚1小时放号)。

  ②通过当日挂号可挂到剩余号,当日号会在就诊前一天下午17:00自动放出。

  ③持患者本人就诊卡或身份证或医保卡即可在院内自助机上挂号,可使用任意银联标识的银行卡支付挂号费(不局限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四家银行)。挂号成功后,就诊当日需先在院内自助机上报到,再到诊区候诊。

  ④初诊患者持二代身份证,可在院内自助机办理就诊卡,无二代身份证的患者需持有户口本(仅限儿童)、护照、社保卡、驾照等原件到门诊楼一层2-5号窗口建卡,四层儿科建卡窗口只为14岁以下儿童建卡。

  114平台挂号

  ①通过电话预约挂号挂到7日内的号源,周一至周五上午8:30投放出第7日新号源,下午14:00停止预约次日号源(周末及节假日除外);电话预约拨打114或116114(外地010-114),全天24小时可预约,网络预约地址为:www.bjguahao.gov.cn。

  ②持患者本人就诊卡或身份证或医保卡在指定时间内到医院自助机缴费取号,可使用任意银联标识的银行卡支付挂号费(不局限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四家银行)。或持识别码到各楼层窗口缴费取号。上午号必须在9:00前取号,下午号必须在下午14:00前取号。

  ③取号成功后需先在院内自助机上报到,再到诊区候诊。

  还有小编来划重点啦!

  使用手机APP及银行网点预约挂号的放号时间比医院内自助机早1小时,若手机APP或银行网点无号,院内自助机也没有号了;当日挂号都是剩余号,大部分科室无号,所以建议您一定要多使用预约挂号功能。培养良好的预约诊疗习惯哦!(综合自北京协和医院微信公众号)

医学汇二维码
医学汇
中原名医推荐二维码
中原名医推荐

tags标签:

上一篇:国家卫计委:这51个地级市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分级诊疗试点
下一篇:我国发布新修订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相关新闻